**2025中國藥典中9101分析方法驗證原則**主要包括以下內容:
### 一、基本定義與適用范圍
* **驗證目的**:證明采用的分析方法適合于其預期的目的。 * **適用范圍**:適用于中藥、化藥和生物制品的原輔料及其制劑新建或修訂的分析方法。并未否定生物學測定方法,但需結合生物制品的特點考慮,并盡可能與ICH Q2一致。
### 二、分析方法驗證研究
#### 前提概要
* **質量屬性**:包括鑒別試驗、雜質(純度)或其他定量測量(包含限度或定量)、含量/效價或其他定量測量(如藥品溶出度、釋放度和物理常數測定)。 * **性能特征**:包括專屬性/選擇性、準確度、精密度和范圍。 * **其他要求**:
* 驗證需要使用標準物質或其他適當表征符合預期目的的物質。 * 分析方法開發過程的合適數據可替代驗證數據。 * 可將耐用性作為方法開發的一部分進行評估。 * 制定驗證方案,需包含方法的預期目的、需要驗證的性能特征及標準、驗證設計等。如使用不屬于驗證方案范圍和利用先驗知識的其他研究數據,需提供充分的合理性證明。
#### 分析方法生命周期內驗證
* 隨著方法認知加深,可能需要變更。是否重新驗證或部分驗證,需要應用科學和基于風險的評估原則予以證明,主要取決于分析性能特征受變更影響的大小。 * 通過使用來自多個實驗室的數據共同驗證,可證明分析方法符合預定義的性能標準,并滿足分析方法在不同實驗室轉移的要求。
### 三、可報告范圍
* 通常來自質量標準,應涵蓋質量標準限度的上限和下限或報告限度。 * 舉例說明了某些待測物的質量屬性推薦的可報告范圍。中藥分析需根據方法的具體應用確定,對有毒或特殊功效的成分,其驗證范圍應大于被限定含量區間。
### 四、驗證試驗、方法學和評價
#### 專屬性/選擇性
* 無論何種分析方法,應用于何種待測量的質量屬性,均應考察專屬性/選擇性。 * 如果分析方法不具備專屬性,可證明選擇性。 * 如果存在干擾,應使鑒別或定量測試的干擾最小化,并符合預期目的。
#### 范圍
* 工作范圍應呈現在分析儀器上的最低和最高樣品濃度或純度水平。 * 如果無法獲得足夠純的物質來驗證整個范圍,則可適當外推可報告范圍,并提供合理性證明。
#### 準確度和精密度
* **準確度**:增加了研究類型確認,如與標準物質比較、加樣回收試驗、與正交方法比較等。準確度結果應報告為在試樣中已知添加量分析物的平均回收率,或報告為平均值與可接受真值之間的差值,同時提供合理的置信區間。 * **精密度**:增加了樣品要求,如應使用均勻、真實的樣品。精密度結果應報告標準偏差、相對標準偏差(變異系數)和適當的置信區間或其他合理的統計區間。 * **聯合驗證**:可采用預測區間、容忍區間或置信區間來評價聯合的準確度和精密度,結果可作為綜合值報告,以提供分析方法適用性的適當總體認知。
#### 耐用性
* 耐用性研究需貫穿整個方法開發、驗證過程,屬于風險評估的范疇。 * 方法開發階段就需考察耐用性,并在預期操作環境中的適用性進行評價。
#### 系統適用性試驗
* 系統適用性要求應在樣品分析之前和/或期間得到滿足。 * 在方法運行不符合SST要求時,結果不可信,需進行分析調查,必要時采取糾正措施。
此外,2025版中國藥典9101分析方法驗證原則還強調了統計學考慮,如準確度和精密度需要采用統計方法評價等。
綜上所述,2025版中國藥典9101分析方法驗證原則在驗證目的、適用范圍、驗證研究、可報告范圍、驗證試驗和方法學評價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和說明,為藥品質量標準的建立和分析方法的驗證提供了科學的指導。 |
- 上一篇:色譜柱壽命耗盡前的征兆